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19年2月20日,原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通报2018年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省级监督抽查结果。本次抽查12家生产企业15组样品,全部合格。
本次省级监督抽查检验的依据是《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GB 26969-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19141-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标准。检验项目有:外观、贮热水箱容水量、安全装置、耐压、热性能、水质、过热保护、电气安全、空晒、外热冲击、淋雨、内热冲击、防倒流、支架强度和刚度、能效等级共十五项。
通报指出,从本次监督抽查的结果来看,虽然产品质量均合格,但根据具体结果来说还有改善的空间。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热水器热性能指标上。热性能是衡量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的能力以及储热能力的技术指标,包含两个参数:日有用得热量和平均热损因数。本次抽检的20组样品的热性能项目均合格。但依据GB/T 19141-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标准,本次抽检企业产品平均热损因数较高,15组样品仅有1组达到11 W/(m3·K),有11组为12W/(m3·K),3组13 W/(m3·K),说明多数企业产品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本次依据GB 26969-2011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对能效等级项目进行检测,其中真空管热水器仅有1组样品达到1级能效,3组为2级能效,2组为3级能效,且能效系数区间较大(0.31~0.51),部分产品能效系数接近三级;平板式热水器仅4组样品为能效1级,其余5组为能效2级。综上,该行业产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企业可通过技术升级,采用高吸收效率的材料等技术手段,提高能效系数。
消费者在选购太阳能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要选购热水器的容水量大小。根据自身的使用要求,例如人数、日人均热水用量(一般人均用水量大于50L),算出一天所需的热水总量,从而确定所需产品的容水量。选购时要注意有些产品明示的容水量包含集热管里的水量,而这部分是无法排出使用的,实际可使用的水量只是贮热水箱里可以放出来使用的水量。所以在购买时要了解清楚。
——看集热效果和保温性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购有能效标识的产品。在有能效标识的产品中,尽量选用能效等级高的产品,此类产品一般集热效果好,热损失少。
——注意太阳能支架。**选择一些强度大,安装牢固,防腐蚀性能强的支架,既可以减少大风天气的安全隐患,也可以延长热水器的使用寿命。